你身为一个菜市场,凭什么这么好看?
说到菜市场,该是现在年轻人们有些陌生的词汇了。
如今生鲜超市遍地开,京东淘宝两大电商的生鲜链也是成熟规整,送货上门。就连老一辈们,有空的时候也是起个大早,坐个公交,奔赴超市买菜。
菜市场,这个名词,似乎逐渐过气了。从曾经的门庭若市到现在的门可罗雀,似乎就是瞬息之间发生的事情。
可是菜市场,真的就应当这样的销声匿迹吗?
古龙说过:
“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,就放他去菜市场。”
他也说过,
“一个人走投无路,就放他去菜市场。失意之人一进菜市场,就会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,对生活的希望。”
在那里,充斥着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、商量晚上吃什么的讨论声,那种乱哄哄吵嚷嚷的市井气息,只有菜市场还存在了。
那些品牌各一形式却大差不离的生鲜超市,一叠叠一颗颗蔬菜用塑料盒和保鲜膜分装好,整齐地摆放在打着透白灯光的货架上。这里没有嘈杂没有乱哄哄,有的只是平静地拿取和秩序的排队。美则美矣,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
是生活的维度和质感。
生活,就该有生活的气息,过日子,就要有过日子的样子。
生鲜超市或是超级市场,那一颗颗摆放在货架上的蔬菜,着实少了菜的灵魂。
硬要说他们比菜市场少了些什么,那就是少了些人味儿,少了些烟火气,甚至往玩儿讲,就是少了些江湖气。
其实,要论食材的丰富和新鲜程度,论价格,妥妥的还是菜市场完胜的。
还记得春夏的时候我就好一口那水煮的毛豆,可谓是用了各种买毛豆的手段。
上到生鲜小超市,盒马鲜生,下到大超市、淘宝京东、饿了么,要说新鲜,还真是菜场的排第一,要说价格,菜市场两块一块五,其他地方四块八到七块。差的不是一点半点。
那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爱去菜市场了呢?
印象里,菜市场就是脏乱差臭的代名词。
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去菜市场,地上到处是积水,混着血色和腥臭,沾湿了我粉色的毛毛鞋,把我还给难受哭了。
现在呢?
一个漂亮的菜市场能让人对生活更提起兴致。
据调查显示,老人们对菜市场的要求是:干净、整洁、卫生、便宜。
年轻人们则是希望菜市场能够跟上时代脚步,搞些时髦,不要一进菜场就像穿越到二三十年前似的。
很好,两个阶层的人的需求都不冲突。
现在,小望就给大家介绍几家改造过的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新型菜市场!
01
坐标:上海永年
曾经的永年菜市场是介样的:



确实和超市和生鲜超市比没有任何竞争力。完败。
但是现在!!
上海永年菜市场!变身!
灯光师就位!采访就位!




从未见过如此清新脱俗清尘不染的菜市场!!!
关键是,造价低廉又迎合大众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不失清新简约,实用性和美观性都是及其的高!
第一次有一种想和菜市场表白的冲动,打call。
02
坐标:北京三源里
如果说上海的永年菜市场是小清新的日式简约风,那么在北京三源里的这座大菜市场可以到惊爆你的眼球了。
近两年来大行其道的荧光色元素,还能用在菜市场????
对你没有看错!
这是一场抢眼荧光绿的视觉革命。





在菜市场的门口,商铺摊位的中间,走廊的天花板上,都出现了绿底黑字无衬线的「THE SANYUANLI」设计,似乎是把一个曾经不起眼的地名变成了一种时尚大牌,挂在了最显眼的地方。
如果去到不同的摊位,你会发现很多在美术馆或时尚杂志上才会出现的视觉符号、大胆撞色,写着「THE 东北大米」「THE 五花肉」以及「优质新鲜实惠」的字样,以几何形状印在荧光绿的商标或展板上,简直把柴米油盐都变成了一种潮牌,十分吸引眼球。
菜市场突然变的这么新潮起来,简直,
可能我随便买个菜就是一部时尚大片???!
03
坐标:上海甜园
小清新有了,时尚大片有了,要个好看的不过分吧!
都说颜值即是正义。





(里面有老师傅开的裁缝店哦)

(墙面的马赛克也是按照蔬果的颜色设计的,这样就不会码放错地方啦)

忽然有一种去菜市场也要先洗头的错觉!
04
坐标:上海蒙西
在城市待的久了,总是怀念家乡一草一木的触感。

这是上海的蒙西菜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处别具一格的波浪形长廊和门头,野竹篱编织设计,充满了“浪漫的乡野”气息。


为了方便老人和残疾人等市民进入菜场,还贴心的设计了无障碍通道。

半圆形桌椅方便来买菜的人们落脚歇息。


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挡板设计,让来买菜的人们感受不到一点的杂乱。


各种种类分类明确,指引购物,简单易懂,就算是老人也能很快的找到想买的食材。

菜市场改造迫在眉睫,加快菜市场的转型升级,是造福民生,大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之举。
让广大人民享受买菜,爱上买菜,是真正造福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措施。
发布于2020.04.28